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书香广商

书香广商

【2024阅读达人3】陈柏延:卧听风吹雨,读书待佳音

陈柏延1.jpg

陈柏延 法学院风控2201

引言:这无垠的宇宙对我而言都是虚幻,你才是我的玫瑰,我全部的财产。——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对我来说,读书是我人生梦幻宇宙中的玫瑰与财产,它赋予我新的生活体验和不同的人生启示。回顾大二这一年的读书之旅,我仿佛卧听窗外的风和雨,期待着书纸中传来佳音。

在大二一年的读书生涯中,我粗略估计阅读了上百本书籍,仅在校园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就达到了87本。这些书籍涵盖了社科、文学、漫画以及我日常学习中所需的法律类工具书。就读于广州商学院的这两年,我偶尔会庆幸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书香氛围浓厚、阅读文化盛行的学校。在这些书籍中,有的我像囫囵吞枣般快速阅读,而有些则让我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仔细品味,依然觉得津津有味。我常常问自己,如何爱上读书?如何读好书?如何善读书?现在,我有了答案。我们可以参考网络上的书评,了解书籍的概况,但是否为一本内容优质的好书,是否适合自己阅读,这些问题只有在亲自阅读后,结合自己的思考,细细品读作者笔下的每一个文字,才能做出判断。在这一年中,我找到了许多好书,其中两本让我念念不忘:《冬牧场》和《莎士比亚全集》。

“读书如品花,细嗅书气似花香。”这句读书心得是在我初读李娟的《冬牧场》时得出的。我最初认识李娟的文字是在高中时期的语文阅读理解中,那时正处在高三压力下的我,被她笔下轻灵而温柔的北疆所震撼,以至于向往李娟笔下的北疆成为我度过高考压力的一剂良药。上大学后,我便开始寻找李娟的书籍阅读。我得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应该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李娟笔下的北疆,既有大雪纷飞,也有春和景明,既有大自然的庄严,也有其冷酷。在这片土地上,大自然的壮烈牧歌与寒冬里人性的赞歌相互演奏。在李娟的笔下,我学会了如何乐观,如何保持善良,如何在压力和灾难面前仍然保持对明天的期待。这对于法学专业的我,在面临大三法考的压力时至关重要。我相信,曾经拯救过我的文字,在今天也能给予我面对压力时温柔而有力的玫瑰花香。

“经典不会褪色,悲剧闪耀着文学的光辉。”这是我读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全集》时的心得。在人类文学史上涌现过许多璀璨时刻,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其中的佼佼者。《哈姆雷特》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四大悲剧之首,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让我在数个夜晚反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我像哈姆雷特那样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采取什么行动去维护死去的父亲?是像他那样报仇?还是放任不管?或者有其他方法?哈姆雷特带给我的不只是思考,更让我认识到如何在绝对的悲痛面前保持自己的初心和正义。同时,受限于莎士比亚的时代局限性,我在反思的过程中认为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描写并不完全正确。例如,他笔下的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忠贞且经不起诱惑的虚荣小人。但放在当今视角下思考,在当时的动荡时代背景下,乔特鲁德是否真的有自己选择的能力呢?丈夫离世,孩子尚未长大,一个女子维护自己的生命权益而选择走上在当时背景下不道德的道路,就真的一定错误吗?批判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是否应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呢?我得出的第二个答案是:应当读能够引起自己反思和批判性思维的经典名著。

书籍陪我度过了风风雨雨的大二一年。读书不一定需要立即从书中得到什么,文字如同玫瑰,教会我温柔的力量,也让我思考和批判。这些都是我在读完很久后得到的。好书应当慢慢品味,在心中种下一粒种子。正如我标题所写的那样,卧听风吹雨,读书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