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书香广商

书香广商

【2024阅读达人23】罗诗婷:在《呐喊》中看到觉醒时代

罗诗婷.jpg

罗诗婷 外国语学院英语2203

初次邂逅鲁迅先生的《呐喊》,是在我初一那年的一个偶然午后,原本是陪着弟弟去选购课外阅读材料的,却不料自己在书店里被这本书深深吸引,整个下午都沉浸其中。那时,由于年龄尚小,许多内容都未能真正理解,只把它当作一系列有趣的小故事来消遣。直到大学时期,在图书馆再次与它相遇,出于重温经典的愿望,我将其借回,并认真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的14篇短篇小说,今天我想特别谈谈《狂人日记》《孔乙己》和《头发的故事》这三篇。鲁迅先生的一句“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让我印象深刻。以往,在网络上、书籍中或是好词好句积累本上看到的那些经典语录,我往往只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比如那句“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年少时,仅从字面理解,我以为狂人只是一个被封建社会毒害得有些精神失常的人,对环境异常敏感;但在学习了相关时代背景和个人资料后,我意识到,他其实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对身边那些被封建礼教侵蚀却习以为常的人感到恐惧,尽管他努力反抗,却仍难以逃脱被同化的命运。他最后提到的“或许还有孩子没有吃过人”和“救救孩子”,大概是在暗示自己快要或已经无奈地走向这条不归路,但他仍心存善意,希望引起人们对其他孩子的重视,这也是他最后的信念与希望。

提到《孔乙己》,那句“之乎者也”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的人,读过书却未能考取功名,不会谋生,甚至沦落到讨饭的地步。虽然他字写得好,能替人抄书换碗饭吃,但又因好吃懒做,常常卷走人家东西,渐渐地就没人再找他了。在喝酒的店里,他的品行比谁都好,从不拖欠酒钱,即便没有现钱暂记在账上,不出一月也会还清。他会热心教我——店里的小伙计识字,在我态度冷淡时会暗暗惋惜;也会给孩子们分豆吃,尽管自己也所剩无几。他虽能给人带来快乐,但即便他不在,人们的生活也照旧不误。孔乙己将又脏又破的长衫穿了一辈子,且从不补洗,这充分体现了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他常说:“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尽管他心地善良,但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封建社会的折磨。

在《头发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侵陷里过了一生,现在连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深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历史和伟人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那些为我们打下和平盛世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人,以及那些充满侵略、压迫、苦难和屈辱的日子,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多少人在意?除了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还有几个人能够主动缅怀英烈?N先生说:“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然而,忘记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早已亲身经历过这其中的苦楚。我个人认为,历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每个人都应该深入钻研。只有深刻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未来。

《呐喊》一书描绘了那个时代混乱动荡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制度及迂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度剖析,表现出对人民觉醒和社会变革的殷切期望。通过阅读这本经典小说集,我仿佛穿越回那个黑暗的时代。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继承前人的坚定意志,成为那燎原之火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