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omme qui ne lit pas perd la faculté de penser. —— Denis Diderot
A man who does not read loses the ability to think.——Denis Diderot”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的箴言如晨钟暮鼓般提醒我们要多读书,而在目前这个信息奔涌的时代,图书馆始终是思想的灯塔。暑期将至,同学们有更多自由时间来开启一趟知识之旅,这些书籍能够丰富你的假期生活,也能让你的暑期旅程变得更具意义。为此广商图书推荐官Tanky精心遴选涵盖文学、传记、心理学、艺术与美学等多个领域的新书。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书,开启一段丰富多彩的阅读之旅吧。
书名: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7/6085(弘书阁)
内容简介: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的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在困难的日子里》、《夏》、《卖猪》、《姐姐》、《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6篇代表作。该书以陕北农村为背景,描绘农民、学生、工人等群体在物质匮乏年代的生存状态,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推荐理由:
当期末考试周压得你彻夜难眠时,这本书则会告诉你“苦难不是生命的例外,而是尊严的锻造”。路遥笔下的小人物尽管在物质匮乏与命运重压之下,但依然坚守善良与希望,他们的故事正赋予你坚韧与乐观的力量。
精彩片段:
真的,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高兴什么哩?高兴你妈和你们几个娃娃过这个年总算能吃一顿肉了。而且你妈也有了新毛巾,你们几个娃娃也能放鞭炮,吃洋糖了。
书名:《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美]卡伦.霍妮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B84-065/219 (弘书阁)
内容简介: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心理学巨匠卡伦·霍妮(Karen Horney)的标志性著作。她强调,由于社会文化的作用,现代人在人际交往中内心充斥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若加剧可能导致“神经症”。患者常试图塑造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却始终难以企及,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该书深入剖析了冲突引发的三种不良人格倾向: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僻型人格,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人格的具体表现及其各种负面情绪和行为倾向,这些都可能阻碍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进步。然而,霍妮在书中也积极地指出,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些冲突的成因和运作机制,便有能力改变自我,并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完善。
推荐理由:
这本书不仅是心理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宝贵资源,更是每一位渴望探索内心、寻求个人成长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人必读之作。该书深入剖析冲突的根源和运作机制,并引导我们正视内心的冲突赋予我们改变的力量。
精彩片段:
神经症患者治疗的目标是改善形成人格障碍的基本条件,以实现去找回自己,意识到自身真实的感受与需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在自身感受与信念基础上建立与他人的关系。
书名:《寒江独钓:柳宗元传》
作者:任林举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索书号:K825.6/1929(弘书阁)
内容简介: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本书以生动的文学语言讲述了柳宗元在困难环境中历练成为杰出文学家伟业的曲折经历。唐永贞元年,意气风发的贵族子弟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但不幸的是革新失败导致柳宗元被贬为绍州刺史,未到任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于元和十四年卒于柳州。虽然柳宗元一生大部分岁月都在郁郁不得志的状态中度过,但是他不仅勤于著书,也关怀民间疾苦且为官清廉而获得后世的赞美。
精彩片段: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书名:《宋式艺术生活》
作者:邵晓峰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J120.9/215(弘书阁)
内容简介:
《宋式艺术生活》是邵晓峰教授的一部力作,该书以七大独特视角——政治与图景、皇家与审美、文人与情怀、主题与技艺、世俗与气象、家具与起居、收藏与传播向读者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宋代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丰富的史料和宋代图像资料,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宋式艺术世界,更揭示了宋代社会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精彩片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显示出与一般的风俗画家简单地描绘风土人情、一般的御用画家一味地歌功颂德不同的气象,郊外荒凉、贫富悬殊、乞丐行乞、街上跑猪、官员松弛、士兵懈怠等,通过巧妙地艺术处理揭示宋朝统治在喧哗外表下的危机。张择端这些特意的安排可谓是一种“画谏”。
书名:《谈美》
作者:朱光潜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B83/619(弘书阁)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中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现代美学的奠基人物之一,曾历任北京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教授,其主要著作有《谈美》、《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内容简介:
《谈美》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专为青年读者撰写的一部美学启蒙名著。书中围绕“什么是美”、“美从哪里来”、“怎样欣赏美”、“怎样培养美感”等核心问题,结合丰富的中西文化典例与日常生活现象,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理解美的本质与审美活动的意义。书中作者强调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更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里。该书也是进入美学殿堂的入门读物。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北大毕业典礼上所说“人不但需要满足吃饭穿衣的需要,还要满足审美的需要。人类不应该是纯粹物质的动物,而是物质和审美并存的,如果我们生活当中只有物质而没有美,没有人的情感的微妙变化,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粗糙。”,跨越时间的对话,回答当今时代之问,该书意义非凡。
精彩片段:
(1)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2)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于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各位广商人,图书馆千万册书籍总有你的喜爱,快点打开超星学习通预约图书借阅,愿有趣的书本陪伴你的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