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 林国裕 华为ICT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
我们都在读书,读一本叫"人生"的书。在今年的诸多读物中,我也看到了许多关于人生的读法、写法。我认为只有知死,才能更好的生,因此我想先谈谈死亡,只有认识死亡,才能从容面对人生。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死的必然性,正如庄子所讲“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我们终将死去,这是自然的铁律,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平等。即我们无法选择不死,只能面对死亡。在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木月之死,使得铃木认识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逝者严重影响了直子、铃木的生活,倒是绿子其对待母亲、父亲死去的态度,颇值得我们学习。亦即对待朋友、亲人之死,可以哀思,但连同死者的那一份,努力的活下去,甚至可以向古代先哲庄子学习,妻死,鼓盆而歌。
我们来谈谈如何对待自己之死。哲学家伊比鸠鲁认为:“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即死亡本就与死去的人无关,只与活着的人有关。我们只能作为一个生者,我们只能用自己有限的人生思考死亡、面对死亡,并不遗余力的向死而生。
或许,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人应当如何活的许多标尺。
在马斯诺的五层需求理论中,人在满足生理、安全、情感、尊重的需要后,会转向自我实现。
在冯友兰的四重境界也有类似表述,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认为处于自然境界的人依靠本能存活,于动物无异。接着便是功利境界,即追求各种功名利禄。道德境界正如许多企业家发家致富后,做的各种慈善活动,也如许多年轻人在伟大复兴之路上,奋不顾身,参与到抗疫斗争、脱贫攻坚战、支教、西部开发中。最后的天地境界,越过了功名利禄、同情怜悯,进入了一种无我状态。如同看山是山、看山非山,再到最终的看山还是山。
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针对古今成事者,用诗词形式总结出了人生三境界,颇具美感。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本词原意是描述对恋人间离别之愁。而王则用其此句表述基本观点,即人要志怀高远,正如不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意是思恋亲人,日渐消瘦。这里引申为在立志后,要付出实际行动,不断攀登。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的是苦寻心上人,最终得偿所愿。可以理解为在力行后,经过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一开始的立志。正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只有怀着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才能最终实现一开始的立志。
但在我们践行时,总能遇到诸多干扰。现如今各类短视频、短文、十几分钟一局游戏,摆在面前的各类诱惑,似乎不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可以消弭。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亦即在朝着目标冲锋时,不断将那些不必要的玩意剔除,遵循简单有效原则,克服各类短期诱惑,沿着“天涯路”向自己的梦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