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馆情动态

馆情动态

2021年11月学校“月读之星”获奖作品展

北方的11月已经漫天风霜,千里冰封,南方的冬天总是姗姗来迟。忽逢一夜寒风起,五彩斑斓的秋天已成昨天的追忆。冬日的天空格外清朗,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更显冷峻苍茫,窗外树叶随寒风簌簌作响,残败的落叶恣意飞舞,摧断的枝丫撒布满地。然而万物的萧索并未滋生内心悲凉,看那光秃的枝干傲然挺立,顶严寒,斗风霜。落叶凋零,繁华褪尽,新的轮回又在悄悄孕育。习主席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的谆谆教导犹然响于耳边,滚烫地温暖着深寒的岁月,抚慰着枯干落寞的心灵。让这铿锵有力的教导与我们一路同行,相拥取暖,请欣赏2021年11月“月读之星”获奖者读书心得。 
(一)
阮静颖  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20级
  我们常常被繁琐的事情淹没,囿于方才之地。阅读《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后,顿感“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物我双会,见物见心。如陶渊明那般有着心远地自偏的心境,独守淡然的旷达,才是真正地享受生活。随着了解深入越发觉得陶渊明是一个聪明人,他懂的及时止损。有时我们不妨效仿下陶渊明的“回归诗学”,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不是要我们立马停下回头,而是深思熟虑是否要及时止损。繁华是酒,溺在其中的诗会醉了心思,田园是茶,泡在其中的诗能清醒迷思。回头观望时,品品陶渊明的“田园”,把生活过成诗,不束缚心灵,赏花开花落,品燕去燕归。为今后行程路上,添点果断的勇气。何为自在,何为纯净,何为真挚,何为美好?唯有陶渊明。
(二)
林华健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8级
  遨游于书海当中,一本《美丽新世界》吸引了我的眼球。《美丽新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科技发达、衣食无忧的美丽童话世界。而就在这样的童话之下,却隐藏着科技与极权共同带来的人类情感危机。人类意图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而不断追求科技更新,而科技却也会对人类进行反噬,这让我们反思,科技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如何让科技在人类可控范围内为人类造福?这些思考,便是书籍带给我们的魅力,当代社会匆忙而又浮躁,留给我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异常匮乏,书籍让我们在当代社会的思想荒漠中找到了一片能够开掘出思考源泉的绿洲。
(三)
张苏萍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0级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前行,去寻找另外一个精神的世界,充实我们的人生历程。臧克家曾说:“读一本好书,犹如结交了一个挚友”。当读到《了不起的作家》时,我能在学习英文的同时了解到人类历史上各个领域有影响力和杰出的人物的故事,品味他们的人生,从他们的人生中学习到人生的经验,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当读到《中华之魂·母亲颂》时,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一个个英雄先烈们用着最朴实的语言歌颂着自己的母亲,却让我深深的为之动容,久久不能自已;抑或我读到《第十二夜》时,了解到了莎士比亚喜剧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故事中的许许多多偶合、奇遇,让我在这一幕幕的异想天开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本质。
(四)
赖世鹏  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20级
  阅读可以使我滤除内心的浮躁,抚平生活一天的疲惫。刘慈欣的《三体》,虽然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和哲学知识,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这是对浪费青春、浪费资源现状的一种鞭挞。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向日葵、霍金的《时间简史》演绎着平凡中的不平凡,我们所看到的阳光,嗅到的芬芳,又是多少人的期待。我们现在的经历犹如酝酿葡萄酒般,越到后头就越想回味,道阻且长,且行且珍惜,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五)
杨玉森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9级
  读书是一件莫大的乐事,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读《瓦尔登湖》,梭罗在各种生活与生命的考验面前,总是能沉着地、以文字的形式给出自己的态度。他身上既有热爱自然科学的一面,又有超验主义的一面,之所以能兼容两者,是因为梭罗坚守一条朴素的原则,即“唯一重要的是能够愉悦思想”。作为读者,我乐于见到它们事实上的融合,从而印证了梭罗身体力行所达到的精神层次,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在自我最深处的幽暗部分根植自己。好的书籍常读常新。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有了书的陪伴,人生才更加精彩!
(六)
唐纯玟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9级
  我庆幸在人格和三观的确立期间,受了大师经典的熏陶。如果将人格和三观的确定形容成一座宫殿的落成,那么我们的宫殿只能由自己块砖片瓦来建,要师从大师才能拓宽我们人生的厚度和宽度,阅读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曾经有一段日子我感到很痛苦,许多冲突又自洽的思想在我头脑里,那时我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生命哲学的死胡同。真正使我不再为他人思想感到痛苦的是我的实习经历,实践使我消化学习也深化了学习。在信息茧房大行其道的当下,培养正确的三观不容易,保持独立思考不容易,然而保持广泛的阅读,去阅读经典有利于我们独立思考,有利于我们了解自己,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身处的社会。
(七)
罗杰    国际学院金融学(中英双语创新班)专业2021级
  我跑步向前,跟着优秀的人,很累但是很值得;我明辨主次,做自己的选择,只为能交上一份人生满意的答卷。读书的日子里,我懂得了自己信任的人和信任自己的人都是很难得的,还懂得了饮水思源的道理。我认为先苦后甜、坚持与交友一样至关重要,从《习近平用典》“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中能觉知一二。阅读《Biography of Beethoven》以及《Three biographies of giants》中,我们也不难可以看出坚持真理是多么重要。在《背影》中“她那甜蜜的微笑也是可爱的东西,微笑是半开的花朵,里面流溢着诗与画,还有无声的音乐”,和冰心、老舍等散文集中,我们能明白即使生活艰苦,也要乐观生活的道理。
(八)
林国裕  华为ICT学院软件专业2019级
  《解忧杂货铺》中的超时空信箱是为了体现作者的核心观点:爱,这类似于诗词的意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不相信女暴发户因为一封信、一席话就会做出改变。或许有人会觉得女暴发户会变成好人,像鱼贩音乐家,被几封信打了鸡血一样。正如刚刚提到的鱼贩音乐家,有的人只看到父亲的逼迫,有的人看到其父亲最后给了他最后一搏的决心。每个人关注点不同,看到的面也就不同,得到的感想更不同。读书最重要便在于读出自己的小体悟,不是考卷的阅读理解,没必要揪着某某权威解读。这点就和读诗相似,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之后再去理解诗,但不能仅拘泥于背景、受限于实际,因为诗词是超越时空、客观存在而传递情感的载体。
(九)
郑言    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19级
  看书其实是件很快乐的事。当我走在一列列书架之中,呼吸着层层叠叠的书本带来的味道,心情不然而然地感到喜悦。一个人的观点通常是单一的,于是要多阅读古今中外的人和事。乡土文学描述一些大城市之前的故事,值得一读,尤其是我们这群生活在城镇里的人,多了解什么是好山好水和民俗民风,好的、坏的要待自己去分辨。读一读李娟的书,看一看沈从文的,都能感悟乡村文化与真实的人性。心情不好时也读一读心理学的小书:《不那么完美也没关系》,改变原来的待人接物方式也能改变自己的心境。书总是在那里等待你去开启,像一个耐心的长者一样在诉说着故事。
(十)
许瑾    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
  最喜欢的是每个周末的下午,做完作业以及复习结束后,从三楼的书架上抽出心心念念的书,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书籍世界里。那一瞬间,时间过得很慢,书中的一字一句都呈现在我的眼前,按照剧情的发展,一幕又一幕的场景在脑海掠过。书不仅可以使我快乐,还可以让我在茫茫书海中,忘记所有的忧伤和烦恼,静下心来品味知识的奥妙。书是有价的,可同样也是无价的。我爱书,更爱看书,不仅仅是书中的故事令我着迷,更使我着迷的是读书使我产生的感悟和明白道理。看书不能只看故事本身,要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并让这个道理伴随我们一生,这样才把阅读的作用发挥出来。

2021年11月学校“月读之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