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我校第二十七场“领读者”活动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场活动“领读者”是会计学院陈德余老师,他领读的书是《三国演义》。参加本场“领读者”阅读分享活动的是会计学院、经济学院等175名同学。
陈德余老师首先概述了《三国演义》描写的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等内容,着重强调: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要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接着,陈老师引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详细领读了 “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经典片段,深入剖析了“三国三绝”之“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仁绝”刘备等典型人物性格特点,分别讲述各自生平,列举了后人所引申的歇后语和成语。陈老师边领读边引导同学们进行假设思考“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和“卧龙吊孝”等情节,触发灵感,激发想象力。围绕“桃园三结义,刘备凭什么获得关羽和张飞一辈子追随”、“刘备团队和唐僧团队你更喜欢哪个”和“华容道为什么关羽会义释曹操”等问题,陈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深入研讨。陈德余老师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诙谐的语言艺术,在领读过程中侃侃而谈,对古诗词更是信手拈来,博得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一部长篇章回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视为“奇书”。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曾参加农民起义,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历史演义的开山之祖,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本文部分素材由陈德余老师提供)
领读老师
活动现场
学生发言

合影留念